[邯郸新闻]6月22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很多人不知道,大运河与邯郸渊源极深——邯郸是大运河中段重要流域;邯郸境内保存了大量与运河有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邯郸是“大运河申遗”的33个联盟城市之一。
2007年9月,国家文物局宣布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工作正式启动,包括邯郸市在内的33个城市组成联盟,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之中。邯郸境内的大运河历史悠久,发端于三国时期的白沟,兴盛于隋唐时期的永济渠,取直于宋元时期的御河,定形于明清至今的卫河、卫运河,先后流经邯郸南部和东部的魏县、大名、馆陶,是中国古代运河的肇始地之一。在历史上,主要有三国、隋唐、明清三个发展时期。
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军事斗争的需要,开凿、疏通了一些运河,在邯郸境内主要有白沟和利漕渠。隋唐时期主要修建了北通涿郡的永济渠。明清时期,当时运河自河南内黄旧县城西进入我市后,横穿魏县、大名、馆陶三县,后来由于漳河南徙,河水改道,其一段逐步形成现在横贯我市东部的卫河和卫运河。现在该河已改由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楚旺镇进入我市,在魏县与濮阳市南乐县交界进入大名县,经大名县龙王庙镇、金滩镇、红庙乡、营镇乡进入馆陶县,沿馆陶县与山东省聊城市界北行。
随着运河漕运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沿岸催生和哺育了一批城镇的诞生。邯郸东南的邺城、大名府及馆陶等因运河而兴,也因运河改道而逐步衰落。公元608年,随着永济渠的开通,魏州城即后来的大名府城(今大名县东北大街乡一带),得运河之利和漕运优势,迅速崛起。北宋时期,大名府升为陪都。忽必烈统一中国后,利用一部分隋唐原有运河渠道和某些天然河道,裁弯取直,形成了京杭大运河。这一区域的运河主航道东移至山东临清,不再从邯郸穿境而过。明朝从南京移都北京后,卫运河漕运开始兴盛。各州县的贡粮等物品,通过卫运河运抵北京,当时在漳、卫河汇合处设有皇粮装卸点,岸上库房林立,今馆陶县徐万仓村名盖出于此。清定都北京后,曾把三藩、河务、漕运列为国家三大要事。据《馆陶县乡地图志》载,康熙南巡途经馆陶,时值卫运河漕运繁忙,商船云集,致使舟阻河滩,只得停靠清凉寺岸(今丁圈村西)。清朝后期,虽然官方漕运一度停摆,但民间水运仍很兴旺,当时仅在馆陶境内就有渡口7处。
大运河也在我市留下了许多重要的文物遗存,初步统计有16处,包括临漳邺城遗址、临漳曹操拴马桩、大名五礼记碑、大名府故城墙、大名山西会馆旧址、大名卫河船渡、大名狄仁杰祠堂碑、大名石灰窑旧址等。现邺城遗址、大名府遗址已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上的邯郸运河之畔孕育了享有盛誉的建安文学,同时运河两岸的风土人情和优美景色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留下诸多诗文佳作,如唐代李白《魏都别苏少府因北游》,明代王世贞《夜发大名赠谢、顾二人追别卫河》、姜贻绮《卫水归帆》等。其中,在我市列入第一、二批24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中,运河沿线有4项,分别是大名草编、魏县土织土布、冀南皮影、四股弦。此外,还有大量与运河文化有关的歌谣、谚语、运河号子、诗词、楹联、民间传说、俗语、歇后语、笑话等。
如今“大运河申遗”成功,将使大运河文化得到更好的研究和传承,对提高我市的知名度、提高旅游文化质量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有重要作用。
[邯郸新闻]邯郸临漳县81岁老人张富生自编快板书,60多年来,通过自己的表演,记录日新月异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