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新闻]他行医近50年,可家中最值钱的却只是一台老旧的17吋彩色电视机;一张桌子、一张床,一排药架组成的简单诊所,却为村里千余名群众解除病痛之苦;2011年,他主动放弃到女儿家颐养天年,毅然把自己的家“捐”出来,改造成幸福院,让村里17位独居老人搬进来居住,并不分昼夜为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免费提供医疗服务。他就是肥乡县东漳堡乡北大靳村75岁的乡村医生常秉河。
常秉河经常说:“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医风医德甚至比医术还要重要,要真心考虑病人的难处,随叫随到,甚至不请自到。”
在农村,乡村医生负责给全村的幼儿接种疫苗,考虑到孩子小出门不方便,常秉河每次都是亲自到需要接种的孩子家中给他们打预防针。“那时谁家的大爷、大娘有啥病,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接种疫苗,我都一清二楚,从不漏掉一个。”常秉河说。
1999年,60岁的常秉河先后患上肌肉萎缩、高血压、脑梗塞等多种疾病,刚开始,虽然浑身无力,还能勉强出诊,渐渐地就只能拄着拐杖行走了。由于行动不便,现在常秉河已有近10年不能进户上门看病了,尽管村里有年轻点的医生“接了班”,但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仍然“习惯”找他看病。而每治好一个病人,也是他最开心的时刻。
2011年初,为了把身边无人照顾的独居老人集中起来生活,村里谋划建设互助幸福院,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常秉河听说后自愿把自家的独立小院腾出来,改建成村互助幸福院,半年后,17个缺人照顾的独居老人高高兴兴搬进“新家”。“这些老人平时子女不在身边,生活上无人照顾,住在一起虽相互间有了照应,但生病吃药还是离不开医生的。”本来打算去女儿家“享福”的常秉河,看到这些老人,毅然决定留下来。他在幸福院东屋设立了一个简易诊所,除了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外,还用开诊所挣的微薄利润免费供这些老人吃药。
“对于年轻人来说,上医院看个病不是啥大事,但对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就不一样了!特别是半夜三更哪里不舒服了,身边有个医生,心里就踏实多了!”84岁的冯国琴是北大靳村首批住进幸福院的老人,由于子女不常在身边,她恶心、呕吐并伴有严重眩晕的老毛病又时常发作,只能经常半夜把同在幸福院居住的常秉河从睡梦中叫起来,按摩、针灸……一折腾就是几个小时。
76岁的李明寒经常牙疼、头疼,一疼起来就要死要活的;89岁的梁献银肠胃不好,经常拉肚子,每次都得打针甚至输液才能有所好转……三年来,常秉河早已与这些老人成了一家人,对每个人的生活情况和身上的毛病了如指掌,他的脑子就是一本厚厚的“病历册”。
“现在我老了,也跑不动了,就想着守着这些老人,能守一天是一天,瞧着他们健健康康的,我就打心眼高兴!”古稀之年的常秉河抱着这个想法,坚守着这个幸福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