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新闻]邯郸市扶贫办主任陈邢魁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2013年,全市各类扶贫开发项目共投入资金72000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555.4万元,捆绑各类涉农资金5600万元,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万人实现脱贫。
产业扶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东部黑龙港流域干旱盐碱苦水区9个县和西部太行山区1个县是我市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如何让贫困地区的群众早日摘掉贫困的帽子?对此,我市根据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宜农则农,宜菜则菜,宜游则游,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规模发展、优势明显、群众持续增收的扶贫产业片区。
“自从俺村发展起中药材种植后,这黄花山变成‘黄金山’了。”涉县黄岩村支书常现田乐呵呵地介绍道。
黄岩村距涉县县城22公里。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村民一直以来都是靠天吃饭,是县里有名的贫困村。2011年,村里发挥气候、土壤等独特的优势,发展中药材种植,在村后的山坡上种满了黄精、知母、射干等中药材。贫困村种药材得到了县里的大力支持——按照种植品种每亩地补贴200—500元。涉县扶贫办联系了中药材种植公司,从种植到销售提供一条龙服务。
如今,黄岩村已种植中药材680亩,亩均收入2000余元;又谋划了500亩的连翘基地,规划了乡村游,引导村民利用自己家的小院办起农家乐。
黄岩村因地制宜种植中药材是我市在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扶贫的缩影。依托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我市通过在东部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和养殖业,在西部重点发展林药间作和旅游业,初步形成了“东菜西药”、“东养西游”和县有龙头企业、村有合作组织、户有增收项目的扶贫产业格局。
通过多种形式筹资,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扩大产业片区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业扶贫效益。2013年,我市投入各类资金21120万元,发展蔬菜大棚13730座、23510亩,发展核桃中药材间作种植12000亩;投入资金19780万元,发展养鸡1083万只,发展养鸭1010万只,养猪57100头。一批菜企菜商、药企药商与农户结成了互惠双赢、互促发展的关系。以岭药业已在涉县奠基建厂;同和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与香港伊势集团签约了20亿元的禽蛋产业链项目;北京康仁堂药业近日到涉县考察,准备建设原材料生产基地;魏县的“富盛牌甜瓜”、“野湖拐特菜”等农产品进了邯郸等各大超市。
同时,我市还积极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他们在种植业、养殖业项目中的带动、示范、指导作用。2013年以来,通过龙头带动,培育扶持了8056个扶贫示范户,使每个示范户建立了一个年收入万元以上的稳定增收项目。示范户又带动贫困户,大力发展以设施蔬菜、中药材种植、设施养殖和高效林果业为主的家庭增收项目。
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助农增收脱贫
“俺家能脱贫致富,多亏了农户自立服务社的帮助。”大名县杨桥镇东周庄村王秀玲边清理鸡舍边说。
由于家中常年有病人,王秀玲家不但欠了邻居、亲朋很多钱,还欠了信用社2000元贷款。让拥有肉鸡养殖技术的她,因为缺乏资金而望“富”兴叹。
2012年,大名县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开办了大名县农户自立服务社。该服务社采取“无抵押、无担保,4—5个农户互相连保”的模式,整贷零还,分10个月还清,每月的还款有固定的还款数额。发放的对象是具有农村常住户口,已婚至65周岁的妇女,鼓励支持她们在家发展养殖、大棚种植及从事小规模的家庭加工和商业活动。
截至2013年底,该服务社已累计为4000多个农户发放小额贷款2700多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贷款问题,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帮助贫困群众实现创业梦,我市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抓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推广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在124个贫困村开展了试点,扶贫互助金社成为贫困群众自己的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户在发展生产项目中贷款难;在大名县、魏县、广平县分别成立了农户自立服务社,这一信贷机构的成立,为加快贫困农户的增收脱贫步伐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在广平县和大名县创建了龙头企业担保运作模式,组建了扶贫担保公司,解决了贫困户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等方面资金短缺问题。
“一帮一”,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
“他家住的是二三十年前的老房子,屋内连件像样的家具也没有。当我第一次看到右眼失明,左手拇指和食指都有伤残的张秋生时,一股心酸涌上心头。”帮扶干部徐浩儒第一次到他的帮扶对象——磁县北贾壁乡贾壁村张秋生家时,就暗下决心要尽大的可能帮助他。
徐浩儒了解到张秋生想扩大养羊规模的想法后,多次与该村另一养殖户沟通联系,在他的担保下,张秋生又购买了40多只羊。后来,又为张秋生买了羊毛剃、草粉机,手把手地帮他把机器安装好,并一步步教他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据了解,自去年3月我市启动“一帮一”活动以来,全市29106名帮扶干部与29199户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让困难群众已经或正在走出困境,并相互建立起了浓厚的情感。
截至目前,邯郸市各级干部共送去各类慰问品、慰问金合计1132万元,协调贷款1476.8万元,争取政策性资金583万元,跑办项目3811个,为32016名群众提供技能培训,为4780人找到工作岗位,助学1265人,助医6066人,已有2221户困难群众达到脱贫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