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新闻]多年来,邯郸县农民魏少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红色影片收藏和放映上。
今年58岁的魏少先是个地道的收藏迷,他的收藏与众不同,他收藏了2万余件红色电影胶片、唱片、放映机及电影海报,堪称“红色影片博物馆”。
在搞收藏之前,魏少先曾是个农民企业家。万事通的他做起生意来顺风顺水,几年打拼下来已拥有资产很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追求,“人活着是为了奉献,到了这个年纪,挣多少钱已经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做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魏发现革命传统影片拷贝越来越少,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纪录片,是老百姓了解中国政治事件的重要途径。于是,从2004年开始,他开始着手这些珍贵的红色影片的搜集和收藏,从此,老魏的“红色影片收藏”事业便一发不可收。
他除了收藏《中国1949》、《地道战》等经典影片和重大历史事件纪录片外,还收藏红色革命唱片、革命著作、红色电影海报、红色油画、连环画等,其中有近500件藏品在国内属绝版收藏。 免费放映电影也是老魏的一块极其重要的“业务”。为了能让这些影片变成活生生的“教材”,他建起了一座80多平方米的电影放映厅,里面空调、饮水机等各种设施应有尽有,免费面向社会各界放映电影。 这些年,前来观看影片的人络绎不绝,老魏都热情接待。
魏少先还义务到全国各地放映电影。只要有人邀请,他立刻带着影片前去。学校、机关、企业……哪里有需要,他和他的影片就会出现在哪里。“七一”前后,他自己出钱雇了放映员,每天到各地巡回放映。有些单位和企业想支付他一些报酬,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咱不是为了挣钱,只是想为社会做点事,希望爱国主义精神能代代相传。”9年间,魏少先到过北京、天津、石家庄等10余个省、市,累计放映电影3000余场,受教育群众5万余人。
一部电影拷贝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元,为了圆他的“中国梦”,他倾其所有,不但把办厂子挣来的百万家产全部投进去,还搭上了70万元的外债,如今还有50万元没还上。老魏说,如果借款还不上,他就打算卖车卖房子,总之绝不会放弃自己的梦想。
只要遇到有价值的电影拷贝,不论价格多贵,老魏都会收入囊中,为“寻宝”经常要奔波千里之外。为了买到《中国1949》,他只身跑到东北大庆,可有人出13000元已经预订,老魏只好以15000元的高价买回了这部极其珍贵的影片。在这些影片中,纪录片最为昂贵,有的需两三万元。
现在,魏少先的“红色收藏馆”已经成为央视军事频道《永远的红军》资料基地,被河北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被中国收藏协会命名为“燕赵红色收藏馆”。
对于将来,魏少先有两个打算。一是扩建他的放映厅;二是举办一次高规模的红色文化艺术展,让更多的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