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查获的毒品氯胺酮(K粉)成品、半成品。
今年3月9日清晨,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突击抓捕组如神兵天降,将一个潜藏在永川区红炉镇深山之中的制毒窝点一举端掉。连犯罪嫌疑人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个只有一条路的隐蔽窝点,却在警方另辟蹊径下成功被攻破。
6月22日,重庆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发布通报,在公安部禁毒局的指导下,重庆警方集结150余名警力,成功将该流动制毒窝点捣毁,抓获14名犯罪嫌疑人,查货毒品氯胺酮(K粉)成品、半成品共计1.2吨以及生产设备、工具若干。此案系重庆市打掉制毒窝点规模最大、缴获毒品数量最多的案件。
外省籍团伙潜入重庆制毒
今年3月初,重庆警方获得一条线索,一群广东口音男子时常进出永川区红炉镇一山间丛林,行踪极为诡异。重庆警方在广东警方的协调下调查确认,这是一个外省籍制毒团伙,近期潜入重庆,最初选址武隆,后来转至永川,意欲藏匿于深山之中制造毒品。
鉴于案情重大,重庆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在公安部禁毒局指导下部署开展专案侦控。由于制毒窝点藏于深山,位置偏僻,就连当地的村民对窝点所在地的小地名都鲜有人知。经过不断的调查,民警从一位曾经给嫌疑人指过路的村民那里获取到重要信息后,3月8日,专案组派出具有野外侦查经验和特种作战能力的侦查分队,翻山越岭,徒步在深山中搜寻了一天,最终锁定了制毒窝点的具体位置。
办案民警介绍,该制毒窝点背靠原始森林,周围是山崖深沟。嫌疑人的车辆进入该片山林后,驶入了最险要的道路,由此得知该制毒窝点只有一条路能到达。狡猾的制毒团伙还在距离制毒窝点约两公里外的地方设置了暗哨,正面潜入实施抓捕难度极大。
民警在悬崖上开辟道路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据了解,该制毒窝点原是一个废弃的养鸡场,专案组分析认为,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制贩毒案件,该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有序,团伙主犯负责在永川选定场地,随后将制毒原材料从市外运输至永川。同时,制毒技师进入制毒窝点,只需短短几天,就能制成大量毒品,并运出重庆,制毒窝点随即废弃。
“从地图上来看,嫌疑人选择地点除了一条独路外,四周环山。”民警告诉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为了不打草惊蛇实施抓捕,他们决定从工厂背后的另一侧,在坡度将近90度的悬崖上开辟道路。民警花了两个小时,终于在悬崖上探出一条路,并决定在3月9日深夜集结警力实施抓捕。
3月9日凌晨3点,专案组集约武警、特警、派出所民警等150余警力,兵分三路,对制毒窝点实施全面布控,几十名精干民警组成突击抓捕组,通过临时通道向制毒窝点进发。
摸黑前行一举捣毁制毒窝点
“晚上走和白天走完全是两回事了,而且还刚刚下过雨。”为了避免被嫌疑人发现,抓捕组民警不能使用手电筒照明,只能靠手机的灯光来照路。而白天已经探好的路,到了晚上也难以确认路径,只能靠着地图导航的指引,不断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临近制毒窝点时,大家直接将手机也关闭,完全摸黑前行。
大家前爬后推,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艰难攀行,终于悄无声息潜伏到制毒窝点附近。此时,窝点里的嫌疑人仍然在制造毒品,根本没有发觉到周边已经被警方包围。为了尽量实现一锅端,民警打算等连夜制毒的嫌疑人休息后进行抓捕,但一直等到清晨7点过,嫌疑人依旧没有要停下的意思。
此时,抓捕组民警已经摸到制毒窝点附近六七米的位置。事不宜迟,指挥员一声令下,民警立即上前,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缴获成品、半成品毒品氯胺酮共计1.2吨。大家脱下防弹衣后,发现里面的毛衣早已湿透了。
专案组顺藤摸瓜扩大战果,对现场逃跑的其他犯罪嫌疑人进行围捕,当地村民也参与其中,与民警一起搜山寻找,最终陆续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其中一人是当地村民抓到的。”民警介绍,3月10日被村民抓住的嫌疑人赤着脚,浑身都是被树枝擦挂的伤痕。至此,该制贩毒团伙被彻底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