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包括安徽在内的多个南方省份遭遇洪涝灾害,数千万人口受灾。记者8日从安徽省卫计委获悉,目前该省已启动合肥等10市自然灾害II级卫生应急响应。此间疾控防疫专家提醒,洪灾之后,造成灾区卫生条件恶化,需要开展预防性消毒,但应避免过度消毒。
安徽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张进介绍,洪涝灾害之后,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皮肤病、自然疫源性疾病等。预防肠道疾病的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预防食物中毒则避免食用淹死或死因不明的家禽家畜等。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徐艳龙介绍,洪涝灾害发生后造成灾区卫生条件恶化,可根据传染病预防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在灾区开展预防性消毒,一般不必对无消毒指征的灾区外环境、交通工具、帐篷等进行广泛的、反复的喷洒消毒,防止过度消毒现象的发生。
他说,如有传染病发生时应以病原体可能污染的范围为依据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近期安徽疾控部门监测尚未发现疾病异常现象。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磊介绍,每年7、8月份为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在当前灾区更应避免“病从口入”,提高意识,不明水源的水不要喝,变质的食物勿食。
此间疾控专家提醒,在消毒剂的选择中,应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如含氯(溴)消毒剂、碘伏、二氧化氯等进行消毒,并尽量避免破坏消毒对象的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