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8岁的王丽红,20年前与乌干达小伙苏玛相识。为了爱情,她从北京远嫁非洲,学着入乡随俗:在公开场合,男人坐椅子,女人却只能跪坐在地上;苏玛的爸爸竟有十几个妻子,“这是妈妈、这是妈妈、这也是妈妈……”
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非关系的深入发展,尤其是经贸关系的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了非洲,据估计,目前在非洲的中国人已经超过100万,这个数字还在逐年递增,他们为什么选择非洲?他们经历了什么?他们给非洲又带来了什么?中国人在非洲正发生着怎样的故事?
嘉宾:好的,改天再见。
游精述:好的,再议。
王丽红:星期一。
李兆鹏:这就是花小钱办大事了对不对,这要是到4S(汽车销售服务)店,肯定让你换掉。
王丽红:塔吉你看一下,这是什么?这是牛油果,是不是,这是油梨,对吗?我们要吗?在这我买这么一个大小柴1500元(乌干达币),也就2元到3元人民币一个,如果在中国的话这一个是很贵的。
解说:乌干达位于非洲东部,这里四季如春,雨水充沛,物产丰富,被称为非洲明珠,因为这里宜人的气侯和宽松的经济环境,定居在这里的中国人如今已超过2万人。
王丽红:像我丈夫说,他们小的时候只要身上有一把刀,一天都不用回家,我说什么意思,我们上树摘芒果,我们饿了可以吃菠萝蜜,菠萝蜜你知道吗,十多公斤二十公斤很大。
解说:1996年,因为爱情王丽红嫁到乌干达,成为了一个非洲家庭的中国儿媳妇。
游精述:太搞笑了。
解说:2001年,游精述和妻子也来到乌干达,经过多年的奋斗,他们现在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银行家,不久前,游精述花了一百多元美元从一对瑞士夫妇手中买下这个八千平米的院子,这样的房子日常维护就需要七八个佣人。
李兆鹏:他这车子有点冒烟,我用电脑给他测一下。
解说:和游精述和王丽红不同,在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李兆鹏一年前开了一个汽车修理厂,一家人暂时吃住都还在厂里,已经47岁的他,开始人生的又一次创业。
李兆鹏:吃就不要讲了,你买一头羊几十块钱,几十美元,住在这肯定比住在国内舒服多了,空气,你看这阳光天天有阳光,对不对。
解说:不管是什么身份什么境遇,从选择了非洲开始,他们的人生也开始变的不同。
王丽红:祝你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永远爱你的妻子,好。
解说:这一天是王丽红的丈夫苏玛49岁的生日,王丽红和3个孩子给他送上了亲手写的贺卡,苏玛是乌干达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中国清华大学留学,认识了他的中国妻子。
王丽红:他就骑着他的28(自行)车,就过来了,就让我给他留电话号码了。
苏玛:我请她去看我踢足球。
王丽红:跟他一起参加一些活动。
苏玛:见我一些清华大学的朋友,这样慢慢以后就发生了关系了。
王丽红:这个词用得不好听,真的,这个汉语用得是真不好,你的汉语,请停一下,你的汉语是太差了,这年代要发生关系那是不正当关系,那是发生了感情,清华老师看看你们的学生,教完的汉语全都给你们还回去了,你倒真不自私。
解说:当年,苏玛只是一个来自非洲农村家庭的小伙子,而王丽红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北京姑娘,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不理解王丽红怎么就看上了苏玛。
王丽红:有很多人问我,你是不是觉得他很有钱,家里有地位或者是什么,所以你嫁给他,我说我认识他时候真的不知道他家里是什么背景,但是他很坦率地告诉我他家是农民,他给我讲非洲的故事,他就跟我描绘,我就觉得那是一种好像我说不出来的童话世界一样。
解说:苏玛是一名在机场工作的工程师,当年在王丽红的眼中他乐观幽默有责任心,比同龄的中国小伙子要成熟很多。但王丽红的母亲并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非洲人。
王丽红:我说妈妈你为什么老哭,她说我实在无法接受,她就觉得那他要打我的女儿怎么办,他要对我的女儿不好怎么办,如果她比如说三妻四妾怎么办。
解说:为了不让女儿见苏玛,王丽红的父母把她带到了日本,没想到苏玛居然追到了日本,无奈之下,父母只能默许了他们的婚事,1996年苏玛研究生毕业,他决定回到乌干达工作,王丽红带着大女儿宝宝一同前往,出发之前,家人朋友都为王丽红捏了一把汗,他们无法想像这个饭都不会做的北京姑娘怎么在贫穷落后的非洲生存下去。
像王丽红这样因为爱情来到非洲的中国人并不多见,绝大多数来非洲的中国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事业。
游精述:因为大部分的人,福建人,都是在外国,特别像我们这个长乐这个地方。
解说:游精述初中没毕业就出国打工,最开始是在韩国的餐馆送外卖,26岁那年游精述和妻子邹云愿一起来到了乌干达。
李兆鹏是江苏徐州人,原来在国内做高速路的基检工程,5年前一个来过非洲的朋友劝说李兆鹏过来开矿挣大钱,他就动了心思,带着自己的挖掘机飘洋过海来到了非洲。
李兆鹏:说你看你又懂机械,本身手里又有这台挖掘机,车辆都有,你可以到非洲去看看。
解说:2014年,中国和非洲贸易额突破2千亿美元,已经连续6年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非洲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投资回报率高,移民政策相对宽松,贸易的增长推动了人口的迁移,这片以往在人们眼中原始而贫瘠的土地成为了中国人实现梦想的热土。
延治利:这个山地车我们在2009年卖得最好的时候卖到75块钱(美元),那会就供不应求了,旺季的时候我们一辆自行车就有将近二十美元的利润。
记者:他们哪来的钱买这个商品?而且还能以这么高的价格买走我们的商品。
延治利:对这个产品如果需要的时候,他是不考虑这个价格的,而且这个消费习惯特别好,他不存钱,这个月一发工资他喜欢的东西马上会买的,基本就一个礼拜他就把这个月的工资全部都花光了,这个消费习惯特别好。
解说:中国人带来了资金技术还有物美价廉的各类商品,他们进入各个行业,如果顺势流淌的潮流,他们在陌生的大陆寻找着机会,也给非洲创造了机会,初到非洲的中国人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过在异国他乡独自打拼的艰辛。
15年前,游精述和妻子刚到乌干达的时候,身上只有几千美元。
游精述:因为来这个地方你人生地不熟,然后英文方面我们也不会,你去餐厅吃饭,我们一般整天就是吃鸡肉薯条,一直吃一直吃这个,后来都吃到怕了。
邹云愿:有个中国人饭店,要卖给我们。
游精述:变成我在后面炒菜,她是在前面做服务员,因为当时没有房子住,直接睡在那个餐厅里面,差不多四张桌子拼起来,然后放上床垫。
邹云愿:也不能挂蚊帐,就是所以经常会被蚊子咬到。
游精述:早上起来你要去菜市场去买菜,买完菜就要一边抱着孩子,一边提着菜这样子。
邹云愿:因为没吃过这么多苦,很想很想回家。
游精述:当时不知道做什么,没有方向这种。
解说:2004年,一个偶然的事情,让游精述终于抓住了自己的机遇。
游精述:有个当地的乌干达人,有一天他要跟我借一点钱,他提出来要付我利息,但是因为金额很小,我们也没放在心上,过一个星期之后,他给我相当于百分之二十的利息,那我就觉得这个是不是一个机会。
解说:在乌干达,民间借贷的利率高达20%,并且受到法律保护,只要借贷双方签订借款合同,并抵押一定价值的物品,就可以开展小额贷款业务,2004年底,游精述成立了自己的小额贷款公司。
游精述:申请的时候有这种相对的文件在那里,只要你达标了你就可以做,基本没有什么东西是这个国家不能做的,经商环境是非常宽松,所以非常多的外国人愿意来这里。
解说:游精述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把一个只有四千美元启动资金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了如今总资产两千多万美元的金融集团,对于自己的成功,游精述总是归结为运气好。的确,对绝大多数来到非洲的中国人来说,奋斗才刚刚开始。
5年前,李兆鹏带着挖掘机来到津巴布韦,试图进入采矿行业,但干了没多久,当地政府就推出了限制矿物出口的政策,采矿的事情做不成了。
李兆鹏:我已经出来了,对不对,那也没有办法了,也回不去了,你回去人家怎么看这件事情,对不对。
解说:在这种情况下,李兆鹏决定留下来,先开一个汽车修理厂解决生计问题。
李兆鹏:比方说我跟他讲发动机,我会手指这个东西,对他讲这个地方有问题。
解说:来津巴布韦已经有5年了,李兆鹏还是不会讲英文,跟当地修理工交流还需要上高中的小儿子做翻译。
李兆鹏:你现在你过来你跟他讲,我现在有事情,我要陪他们出去,临时先给我固定一个螺丝,然后装上去,等过几天这个车磨合磨合有毛病,过来我再调整,好不好,先装上去,对,我要出去。
解说:除了语言,当地员工的工作节奏也让李兆鹏很头疼。
李兆鹏:像我们说今天计划出来多少东西,怎么做,他们没有这种概念,绝对没有这种概念。
记者:感觉您应该是个急性子。
李兆鹏:我很急,我很着急,但是我现在真的被磨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解说:李兆鹏修车的技术没的说,来修车的生意也很多,但修理厂开了快一年,却没怎么赚到钱,原因就是在非洲市场上,很难买到合适的汽车配件,修车厂没配件这可不是小问题。
李兆鹏:你帮忙问一下有没有,或者谁家卖这个,需要多少钱,订货要多长时间,价格要优惠点,贵了我不要了。
嘉宾:你指这个吗?这是好东西,还挺难买到的,可能便宜不了。
李兆鹏:我们到其它家去看一看。
嘉宾:从谁那进口的。
嘉宾:从(日本人)那。
李兆鹏:什么意思?
嘉宾:没有,没有啦,三到五天。
李兆鹏:180美元订不到。
嘉宾:可以。
嘉宾:她说可以,但是你要先付钱。
李兆鹏:没有。中国比方说我卖吉普我就是吉普车,我卖大灯我就是卖大灯的,我卖减震器就卖减震器,他们家家都卖什么车的都卖瞎卖,所以这个找配件就叫你头疼了。我既然过来了,我肯定要对自己有个说法有个交代,因为这个修理厂毕竟不是我的最终目标,它离我那个目标就不要说了,这个事情不便透露,我看到的商机就是别人没看到的,等我成功那天我会让你知道这件事情,叫你真相大白,我保证跟任何中国人做的生意都不一样。
解说:与国内熟悉的环境不同,非洲也许并不完美,当你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就得学习去理解和接受它的独特。在非洲生活了很多年,但是王丽红一直记得自己刚来时的情形。
王丽红:这个房子还是老房子的样子,他们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我都离开快二十年了,卧室当时没有玻璃,我们家苏玛是用塑料布把窗户堵住的,做饭是在这个地方,这是我人生第一次用烧炭的炉子也是在这个地方,第一次用烧炭的炉子也不会去生火,当时我自己试着用报纸把火点燃,点了半天整个这个房间全都弥漫着黑烟,底下是另一家的佣人,以为我们家着火了跑上来了,等我跑出来的时候满脸都是煤炭的黑黑的,还哭着,把她给笑的,看我的样子就知道原来我在生火。
苏玛:她对这里没有什么要求,因为来之前我就告诉她我们家是农民,而且很严肃地说需要睡在树下。
王丽红:苏玛就开始介绍一群的女人我要一个个的,这是妈妈,妈妈,妈妈,妈妈,我都不停地叫,很多的女人,我就说苏玛,是不是你们的习俗我都应该叫她们妈妈,说不,那都是我爸爸的妻子。
解说:乌干达的农村实行一夫多妻制,王丽红的公公在当地算是个有钱人,有十几个妻子,至少40个孩子,丈夫苏玛是长子。
王丽红:估计要是现在要是五十多个六十多个也打不准,因为我问过这个问题,他说我不会数,他说我不会去数,他说财富是不能数的,数了就该没了。
王丽红的公公:你好,夫人。
王丽红:对不起,我又忘了礼节,跟他爸不能握手。他们这个民族是不允许的,跟自己公公很近,要很远地去打招呼,而且你要跪在地下。
解说:丈夫苏玛的家乡是乌干达最古老的村落之一,男人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在公开场合,男人可以坐在椅子上,而女人只能跪坐在地上,这个村子的人几乎全部信仰伊斯兰教,中国媳妇王丽红回来也必须入乡随俗,带上穆斯林妇女的头巾。
王丽红:我的心态比较好,心态决定了我很多的事情在这里面,我比如在这儿看到了很多事情,在别人严里头会掉眼泪的,我是觉得很新奇,很有意思。
苏玛:她因为爱我来到这里,对此我非常感激,人们看到她也非常兴奋,她第一次序来源的时候村里举办了一个很多人参加的大聚会,大家唱歌跳舞。
王丽红:每次回到农村他们就会给我一公鸡一只母鸡,但是现在我很发愁,她还要给我一头羊,这羊我怎么带回去,怎么办这些东西。
解说:当非洲不再是梦想中的远方,当真实的生活铺面而来,是否继续留在非洲,也是徘徊在他们每一个人心中的问题。
李新峰是津巴布韦华商会的会长,目前在津巴布韦生活着一万左右的中国人,其中大多数都从事贸易行业。
李新峰:比如说我自己还有我们很多人,在来非洲的时候就是一个目的,我就是来赚钱的,赚了钱我要走的,因为我肯定不会喜欢非洲的这种生活,因为当时我们在没出来之前,肯定想像非洲就是一个不毛之地,然后非常贫瘠,到处是疾病和战乱,等我们到这的时候,我们发现它跟我们当时原来了解的非洲还不太一样,所以说我们到这以后发现它还是一个空气新鲜然后气侯宜人的这么一个国家,人民也比较友善,所以说渐渐在这个过程中也适应了这个地方,你只是口头上不愿意承认,其实你从某种程度上你还是爱上这片土地了。
解说:津巴布韦虽然是内陆国家,却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世界第二大瀑布维多利亚大瀑布就位于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的交界处,每年的10月份津巴布韦著名的蓝花楹景观大道都会聚集来自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津巴布韦的华人在这里已经耕耘多年,在这里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购物中心,首都哈拉雷的中餐馆也是遍地开花,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各种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美食。
李新峰:我突然就产生了一种感觉,就感觉心里一阵激动,我突然感觉我对它已经不是口头上说我们就喜欢这的环境,我们只是喜欢这的气侯,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从心里我们已经认为这也是我们的国家了,虽然我还是中国人,我相信我们还是爱中国的,但是当你在这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我认为你肯定会对它产生感情的,包括你对当地人在接触的过程中,你也不再认为他就是跟你完全不一样的人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你们在同一块土地上生存的时候,你们就是一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