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英一家20年前的全家福。李桂英供图
11月18日,李桂英来到周口市中级法院,询问齐金山案的进展。她对齐金山被判死缓不满,认为应判死刑。新京报记者 安钟汝 摄
“我就知道,他在北京。”
这句话,李桂英叨叨了一夜。
大儿子周周说,妈妈太兴奋了,一夜没睡。
这天是2015年11月13日,李桂英得到消息,齐海营在北京大兴落网。
李桂英事后还是有些遗憾,“这么多年,我为啥没亲手抓住他呢,让他从我眼皮子底下溜走。”
这么多年,北京,李桂英去了四次。好几次她都认为自己已经站在了齐海营的跟前,伸手就能抓住他的衣领。
李桂英近六十岁了,身材微胖,她的娃娃脸又让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最明显的,两条横眉中间有一深深的皱纹。熟悉她的人说,那是多年焦虑皱眉留下的痕迹。
时间推到17年前,1998年元月,李桂英的丈夫齐元德被同村五个人伤害致死,五个人一夜之间销声匿迹。李桂英就此踏上了追凶路,寻遍十余个省份。
17年,5个嫌疑人已经抓到了4个。“还有最后一个没抓到,我就得一直追下去。”
凶案
打斗中,齐元德被齐金山用刀刺中,又被齐海营用铁锹朝脖颈猛击了两下。李桂英腿上、腹部中了三刀。
十七年前,一九九八年元月30日,农历大年初三,黄昏。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齐坡村还沉浸在新春的气氛中,稀稀拉拉从村子不同角落传来爆竹声。
李桂英从姐姐家走亲戚回来,看到门口有邻居聊得正欢,就过去搭话茬。
李桂英是村里的妇女主任,丈夫齐元德是一名民办教师,家里还开着一个机床做铆钉。村民们记得,在村里,李桂英家是最早盖楼房的,最早买拖拉机的。
现在,近六十岁的李桂英提起丈夫,语气依然柔和,“我们没结婚之前,他追我,我家里老人生病,他到我家里帮我照顾老人,坚持了好几个月。”
在齐坡村的村民看来,李桂英也很“争气”,为齐元德生了五个孩子,其中三个都是男孩。齐元德家三代单传,在农村人看来,人丁是最宝贵的财富,李桂英改变了齐家的局面。
“那时候,齐元德家在齐坡村是数一数二的。”齐坡一位村民说。
令乡亲们艳羡的生活在那天黄昏戛然而止。警方查明,当时路过的齐学山怀疑李桂英正和别人说自己的坏话,就拿砖头砸李桂英,随后,齐学山的哥哥齐金山、弟弟齐保山与齐海营、齐阔军一起提着匕首、杀猪刀围打李桂英,李桂英的丈夫齐元德听到妻子被打,就随手拿了一把镰刀出来救妻子。
打斗中,齐元德被齐金山刺中,又被齐海营用铁锹朝脖颈猛击了两下。李桂英腿上、腹部中了三刀。
根据后来被抓获的齐学山供述,因为几人都超生,他们怀疑齐元德、李桂英夫妻举报他们超生问题而起意报复二人。
当年南顿镇主抓计划生育工作的副镇长张天礼提供的一份证明显示,“齐元德、李桂英夫妇并没有举报过齐坡任何人的计划生育工作问题。”
根据后来被抓获的齐保山、齐学山的供述,几人坚持认为齐元德夫妇举报了他们,并在事发前进行了商议,决定对齐元德夫妇进行报复。
正因为之前的“商议”,被周口市人民法院认定为“预谋”,是故意杀人。
据齐坡村一个村民说,“矛盾不仅仅是因为计划生育,齐元德家和他们五个人在一片宅基地上也有纠纷,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时间久了,就结成仇家了。”
项城市公安局办公室主任张亚飞告诉新京报记者:“接到齐坡村村民报案后,项城市公安局即立案侦查,但当晚没有抓到人。”
“你去找线索”
“当时,我不懂,我以为抓杀人犯像电视上一样,杀人犯一跑,警察开着警车呜呜呜就去追了,原来自己要找线索啊。”
李桂英回忆,她当时躺在医院半个月都虚弱得无法说话。当意识稍微清醒的时候,她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当时,李桂英住在三楼,亲戚告诉她,齐元德住五楼,康复得很快,已经脱离了危险。
一个月后,李桂英出院。出来迎接李桂英的是她的婆婆。婆婆没忍住,看到李桂英就嚎啕大哭。李桂英说,看到婆婆哭,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一千只蜜蜂在脑子里飞,脚底踩了棉花一样。”
实情是,1998年元月30号事发当晚,齐元德因为失血过多,送往医院途中就去世了。
亲戚们和李桂英商量,把五个孩子分给几个姐妹抚养,让她趁着年轻改嫁。
李桂英说,看着高高低低这五个孩子,就想起了丈夫,她当时跟亲戚们说:“好好一个人,像被老鹰叼走了一样,这五个孩子,不能再到别人家里,我要为他报仇,抓到五个仇人;还要为他报恩,把五个孩子养大。”
回家安顿好,李桂英独自一人到项城市公安局,询问对五个嫌疑人的抓捕情况。得到的答复是,“我们很重视,已经对这5人立案追逃。但人跑了,如大海捞针,你有线索吗,你有线索我们就去抓。”
“当时,我不懂,我以为抓杀人犯像电视上一样,杀人犯一跑,警察开着警车呜呜呜就去追了,原来自己要找线索啊。”
回到家里,李桂英带着五个孩子挨个拜访亲友,站在亲戚朋友的门槛上,她大声说:“我家男人死了,但我还在,我的几个孩子还在,你们帮我找线索,抓到那五个人,以后我五个孩子有出息了,挨个回来给你们谢恩。”
最初,李桂英打听到,逃跑的五个嫌疑人可能在新疆,她让和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两个姐姐、姐夫专门去新疆打工,帮着寻找线索。李桂英又在村里打听有哪些村民在外打工,也“发展”成自己的线人。
李桂英就这样布起一张网络,四处打工的亲戚、村民,成为她的眼线,南到海南,北到北京、西到新疆伊犁,东到山东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