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济南傅女士在家门口的农贸市场购买了四个西红柿,当天炒菜吃掉三个后,剩下的一个放在厨房就被遗忘了。直到9月份,当傅女士再次见到这个西红柿的时候,距离购买之时已经30多天了,然而令傅女士惊讶的是,这个西红柿不仅没有任何损坏,而且表皮依旧颜色光鲜,跟刚买回来时的样子一点都没变。出于好奇,傅女士从那天开始在朋友圈记录了这个西红柿的变化过程,这一记录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截止到前天,西红柿已经在傅女士家度过了79个夜晚。不少看过傅女士朋友圈的人都惊呼,这个“长生不老”的西红柿究竟是什么做的?(11月6日中国网-中国国情)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如上述这位傅女士发现的“长生不久”西红柿就是一例。正常情况下,西红柿存放时间就个吧星期,即便是进行恒温保存,也只能延长几天时间,怎么也不可能放近80天还会毫无任何变化,与刚买回来时一样。然而,这样的西红柿是如何形成的,是渗泡了某种保鲜剂,还是使用了当下还不知名的“高科技”防腐手段,连专家都感到困惑。
西红柿“长生不老“,再一次证明食品安全隐患无处不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最严食品安全法已经开始施行,被称为“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但有一点是必须牢牢记住的,纸上最严的法律,还不是长齿牙的老虎,要想纸老虎变成真老虎,就得有坚决的、严格的、有效的执行力。而这样的执力的有力保障,是要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
如对于“长生不老”西红柿这样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如何建立食品来源、运输、批发、销售信息追踪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当下遏制、杜绝、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增强市民对食品安全信心的重要手段。
在我看来,如果有这样的追踪机制,上述傅女士买到的“长生不老”西红柿就能在第一时间追踪到生产者、运输者、批发商、销售者,问题出在哪个环节,调查起来就简单了许多,防控和处理起来也有针对性。也可以避免“一人生病,全家吃药”的管理方式。
看起来是个西红柿的“长生不老”,但反映的是食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如何补齐这一短板,我们职能部门还要作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