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您来到邯郸之窗!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大学生加入"扫码"大军 高校成扫码骗局重灾区

来源:北京青年报编辑:木央2015-10-15 08:28:15
分享:
  扫二维码送礼物,如今已成为街头“一景”。而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目前这种商家常用的促销手段正在向多所高校的宿舍楼、食堂及校门口人流量大的地方“聚集”。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很多学生也成了扫码促销大军中的一员,通过探访得知,学生扫码促销员的背后隐藏着一系列利益链条。

  现场

  “扫码送礼物”扎堆高校

  昨日中午,北青报记者在中国传媒大学中蓝学生公寓的道路两旁看到,这里聚集着近10家扫码送礼的商家,包括水果商、外卖商、整容公司、金融公司等,也有一些单看名字却不知道经营范围是什么的商家。

  据北青报记者观察,这些商家的扫码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扫码关注商家的微信公众号或下载APP,并留下手机号、姓名、身份证等信息即可。

  第二种是完成上述流程后,还需绑定银行卡进行1毛或1元的小额支付。在走完商家规定的扫码流程后,就能拿到娃娃、手机充电线、糕点等小礼品,也有比较“豪气”的商家会送价格高达几十元的一箱饮料或饼干。

  现场的促销员们纷纷卖力地“拉人头”,有的拦下路人反复解释,有的甚至强行往过路者怀里塞材料。北青报记者看到,不少学生模样的过路人在促销员的游说下,拿出手机扫码。

  调查

  学生为何“刷楼”扫码?

  北青报记者在多所高校看到,进行推销的多是商家招用的兼职人员,特别是很多本校的大学生都参加了扫码促销。为何大学生们肯耽误学业或者其他实习机会,在校园里从事这样简单的重复性劳动?据了解,其背后的利益诱惑是主要原因。

  某学校的一名学生向北青报记者透露了里面的利益链,“我们是依据扫码的难易程度进行提成,扫码流程越复杂我们挣的钱越多。”这位学生介绍,有的商家只是给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拉粉丝,每拉一个粉丝他们就能提成1元,如需用户用手机号注册,他们可提成4-5元。但是,不少学生更愿干复杂点的活儿,目前,为某金融公司的APP提升“装机量”最能挣钱。这家金融公司的APP要求用户下载APP后,填入姓名、手机、身份证号,如用户选择绑定银行卡的话每单可提成40元,如不绑卡而选择留下照片的话,每单提成30元。

  “这些收入是可以日结的,我身边有同学最高一天挣了5000元。为了多挣钱,我们还会‘刷楼’,进宿舍楼进行推广。”这位学生说道。

  扫码有无泄露隐私的风险?

  学生受雇于商家扫码,推销对象自然也是同学或者老师,这样做会不会给身边同学造成信息被透露的风险?中国传媒大学一位申同学表示,他通过一位学长的推荐,参加过一个扫码送水果的活动,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留下了手机号码,过了几天却突然收到了东五环地铁边有房子卖之类的垃圾短信。也有一位鄢同学说:“我扫了几次码,也不知道是通过哪次泄露的,最近总收到基金、股票、保险这些机构的骚扰电话。”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的学生记者最近在校内进行了一次“扫描二维码送礼物问卷调查”,调查了校内135名同学。数据显示,有62.96%的同学经常见到扫二维码送礼物的现象,有51.11%的同学会视礼物而定扫不扫码。其中,有82.96%的同学认为留下手机号、身份号等信息的扫码后肯定会泄露信息。

  在拿到礼物后,有八成多的同学会选择取消关注公众号或卸载APP。但单纯的取关和卸载,却不会让同学避免信息被泄露的风险,有近四成的同学或身边同学因为参与扫码活动而遭信息泄露,这让很多学生无可奈何。一位郑同学说:“只怪我当初太单纯,为了一杯可乐扫了二维码,最近总有莫名其妙的人给我打电话。”更有一位同学表示,他想换一个手机号来逃离这些骚扰。

  高校能否管理这些扫码送礼的商家?中国传媒大学保安处治安科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进行扫码推销活动的多是社会人员,同时有的宿舍楼不位于校区内,所以学校无法集中管理,只有学生提升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不贪图小便宜才能避免扫码后带来的风险。

相关文章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视频

地址:邯郸市水院北路甲23号 客服热线:400-707-4888 经营许可证:030030号
邯郸之窗  www.hdzc.net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在线交流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 通信管理局ICP证:冀B2-20080045 冀ICP备12015509号-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