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持续紧张。近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再次凸显双方的矛盾,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曾经有着相似的历史和文明的邻国,为何一直难以和睦相处?
冲突由来已久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3月23日,反对普京的俄罗斯前议员沃罗年科夫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被射杀。随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的发言人表示,这是俄罗斯“精心策划的谋杀案”。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回应称,基辅方面关于俄情报机关参与杀害沃罗年科夫的声明是荒谬的。
对此,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表文章称:“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确定是谁杀害了他,但有两点确定无疑:相关调查及其结果将成为俄罗斯和乌克兰对峙的又一场政治游戏。”
当然,这并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第一次外交口水战。
2月18日,俄罗斯卫星网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下令在实现政治调解之前,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地区乌克兰公民和无国籍人士所持护照、学历证明、婚姻证明等文件,佩斯科夫称,“这完全是出于人道考虑。”
随后,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的消息称,普京的该项命令从事实上宣告了“俄罗斯控制了被非法占领的乌克兰土地”。消息呼吁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破坏“明斯克和平协议”的行为施加压力。
自2013年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尤其是亲俄派的亚努科维奇被罢免总统职务之后,俄乌两国之间的冲突愈发尖锐。先是克里米亚举行全民公投,当地民众以压倒性多数投票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后来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地宣布独立,接受俄罗斯的“特殊照顾”,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冲突日益加剧。
新加坡《联合早报》2015年2月报道称,俄罗斯、乌克兰、德国、法国4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就长期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及乌克兰东部地区停火问题达成协议。此后,乌东大部分地区冲突基本停止,但零星冲突一直不断,冲突双方都指责对方破坏停火协议。
俄乌各有所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前议员在乌克兰被枪杀是在双方关系紧张和对立的背景下发生的。该议员曾帮助乌克兰调查其前总统亚努科维奇。从披露出来的消息看,这是乌克兰政府利用亚努科维奇的案件,来搜集亚努科维奇政府与俄罗斯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强化乌克兰国内“去俄化”的倾向。可以说,这是乌克兰政府对俄罗斯过去行为的清算。
本来俄罗斯和乌克兰关系总体上已经开始趋于稳定。外交学院教授高飞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近日,乌克兰问题再次被“炒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新一任总统特朗普的上台。《金融时报》也曾刊文称,在竞选期间,特朗普打破两党政治惯例,多次称赞普京,暗示将解除因乌克兰冲突而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在美国新政府还没有完全确定对俄政策之前,乌克兰及其西方盟国通过一定程度的地区紧张局势,引发大家的关注,借助外部支持获得外交力量以抗衡俄罗斯。”高飞表示。
从长期来看,俄罗斯和乌克兰问题难以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俄罗斯、乌克兰以及乌克兰地方民间武装力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乌克兰政府一直将俄罗斯视为最大的威胁。据英国路透社报道,波罗申科称,军方必须为敌人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再次发动进攻以及防范俄罗斯做好准备。
对于俄来说,保持乌东地区存在争议,可以维持和西方国家之间在地缘政治上的“过渡带”。姜毅表示,“俄罗斯希望用乌东问题来牵制乌克兰,使乌克兰没有办法集中精力进行自身内部改革,减缓其向西方靠拢的速度;同时,俄罗斯也可以借这一问题来与西方进行沟通与对话,增加在停火谈判中的筹码。这一议题也成为外交斗争的平台。”
如果这一问题被彻底解决,也会弱化西方在这一地区对抗和牵制俄的理由。
前景不容乐观
今后,对于俄罗斯和乌克兰关系的走向仍不能乐观。
一方面,俄乌不愿坐在同一个谈判桌前进行谈判。俄罗斯卫星网的报道也证实了,俄罗斯未派人参加原定于3月24日举行的旨在调解乌克兰危机的诺曼底四国外交部政治司长级别会谈。另一方面,欧盟和美国也帮助乌克兰向俄罗斯施压。正如欧盟理事会3月13日的消息称,欧盟将延长从2014年3月开始实施的对俄罗斯和乌克兰个别公民和法人的制裁,直至今年9月15日。此外,俄罗斯对于西方的制裁也表现出强硬的态度。佩斯科夫曾表示,俄罗斯不会为换取解除西方制裁,而用克里米亚做任何交易,也排除了在克里米亚举行第二次公投的可能性。
对于未来的俄乌关系,高飞表示,乌克兰问题在特朗普的对俄政策没有明了之前还将继续蔓延。在美国对俄政策形成的过程中,预计较小的热点事件仍将频发,乌东地区还会持续紧张。
乌克兰问题的持续发酵也将进一步影响俄欧关系的改善。姜毅表示,乌克兰问题,包括乌东以及克里米亚问题,成为横亘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最大的现实障碍。这个障碍,尤其是克里米亚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此外,他对乌东问题的解决也持悲观态度。
今后,在乌克兰问题上,双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佩斯科夫在接受俄罗斯商业咨询电视台的采访中说的那样,“只要极度激动的情绪和意识形态未来能在乌克兰逐步消退,该国很多地区的人们将能用清醒的眼光平静地看待已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