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报道,日本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水产研究和教育机构“濑户内海区水产研究所”(广岛县廿日市市)近日成功进行了一项实验,用海底泥土中所含的病毒将赤潮形成原因的浮游生物几乎全面杀灭。
报道指出,若该实验能实现成果转化,赤潮导致大量养殖牡蛎等死亡的情况将有望得到防止。
据悉,该研究所着眼于赤潮发生海域的海底泥土等所含的“HcRNAV”病毒。该病毒具有杀灭浮游生物“Heterocapsa circularisquama”的能力,后者是赤潮产生原因之一,被认为会对二枚贝造成致命危害。
2016年10月,该研究所在发生赤潮的新潟县佐渡岛近海海面上架设了两个3米见方、深约2米的围栏。其中一个围栏内撒入了含有病毒的约1.5公斤海底泥土。
5天后,没有泥土的围栏内浮游生物仅减少到七八成,而撒有泥土的围栏内浮游生物则几乎全部死亡。可见放入海底泥土能提升减少率。
在日本养殖牡蛎生产量最多的广岛县,受这类浮游生物的影响,1998年牡蛎大量死亡,对全县造成近4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亿元)的经济损失。
该研究所主任研究员中山奈津子指出,采集含病毒的泥土并撒入海中的话,能有效防止赤潮的加剧。“由于在实际海域播撒时泥土也会随海水扩散,因此播撒方式需要想想办法。希望尽快实现成果转化投入实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