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邑城镇西万善村
有这样一对夫妻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他们始终坚守在防控防疫第一线
为防控工作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无论白天与黑夜
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的一举一动深深地
打动着西万善村的每一个人
他们就是
陈利杰、张晓明夫妇
张晓明是西万善村的一名村委委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根据邑城镇的安排部署,她与村委会成员第一时间对村上返乡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准确地掌握外出返乡人员信息,并通过网络、广播等形式宣传疫情防控工作。为了便于统计出入人员信息和提高村民对疫情的认知度和重视度,她动手制作了“村民通行证”。为了使村民早日拿到“通行证”,她连夜加班赶制。孩子们知道妈妈工作辛苦,主动当起了她的小助手,和她一起制作小卡片。火红的小卡片上打印着村名、姓名等信息,还印有“戴口罩、讲卫生、常消毒……”等醒目的警示语。当看到村民拿着小卡片嘴里念叨着“戴口罩、讲卫生”时,她疲倦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她是女儿、是儿媳,也是妈妈。疫情当前不能去娘家拜年,只能通过手机问候,当她的妈妈得知她坚守在防控第一线时,哽咽地说了一句:“家里都好,你一定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便匆匆挂了电话。挂断电话后张晓明忍不住哭了出来,她知道妈妈是在担心她又怕控制不住情绪。在检查点她总是让别人先去吃饭,自己最后一个吃。无论她几点回家,婆婆和孩子们都还没吃饭,问他们为什么不按时吃饭,婆婆总说饭刚刚做好,孩子们偷偷地告诉她,其实是婆婆故意在等她。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张晓明眼泪在打转,心里一直响着一个声音:“妈,谢谢您!”
有一天晚上从检查点回到家,张晓明想抱抱8岁的儿子,却被儿子“狠心”地拒绝了:“妈妈,现在不能抱。”吃过饭洗漱睡觉,和儿子打了个照面,儿子扭过头去:“妈妈,我们要保持距离。”她瞬间泪崩,以前儿子总是粘着她抱抱,她知道儿子这样是因为看了一个视频:一个4岁的女孩儿,父母被医院隔离治疗了,女孩儿独自在家不能见父母,哭得很伤心。儿子哭着自言自语:“怎么会这样?”张晓明告诉儿子:特殊时期,为了大家的健康,一定要和别人保持距离。第二天看到张晓明又要出门了,儿子拉着她的手说:“妈妈,你怎么天天值班呀,爸爸也是天天值班,你们什么时候能陪我们玩会儿啊?”她“狠心”地甩开儿子的手,毅然走了。再不走张晓明就控制不住眼泪了,她好想在家陪陪老人、孩子,可村上有一千多口人,每天有进有出的,她实在放心不下啊!
张晓明的老公陈利杰是一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邑城派出所工作。参加工作近十年来,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多次获得邯郸市公安局的嘉奖和“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疫情发生以来,他坚守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亲自为过往行人、车辆登记、消毒,尽职尽责,一丝不苟,有时忙起来他经常几天几夜不回家。为响应党的号召,陈利杰第一个加入到村党支部成立的临时党组织。只要一下班,陈利杰顾不上回家就直奔村上的防控一线与妻子“并肩作战”。在踏实工作的同时,他们还为检查点捐助了遮阳伞、热水壶、现金,还搭建了帐篷,成为检查点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就是这样一对普通的夫妻
始终坚守在防控第一线上
吃苦耐劳、不计个人得失
舍小家为大家
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们坚信一定会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只因党旗飘扬、党旗鲜艳
(新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