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自学诗词楹联
三十年,从未间断创作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50多幅作品在全国各地获奖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义务传播诗词楹联文化
他的名字叫郝锦岐
是我市一名资深的诗词楹联爱好者
今年72岁的郝锦岐,自1988年开始创作第一幅楹联,至今已有30余年。他出生于1948年,由于家境贫寒,只读完了小学。后来他应征入伍,退伍后教过几年书,之后到了化肥厂上班,直到退休。对于郝锦岐来说,平淡的生活,因有了诗词楹联而有滋有味。
1988年,邯郸市诗词楹联协会成立。郝锦岐的同事将一份刊登有一则征集对联信息的报纸拿到他的面前,并劝说他和自己一起参加邯郸市诗词楹联协会举办的征联活动。虽说一直都喜欢读诗词楹联,但郝锦岐从没想过自己创作。“那时候根本不懂得诗词楹联的创作要领,同事拿给我一本叫《对联写作基础知识》的书。我就一头扎进去,研究学习,然后写成了一幅作品寄到了邯郸,没想到作品获得了三等奖。”郝锦岐说。第一次参加比赛就获得了奖项,这让他倍受鼓舞,更激发了他创作的热情。
此后,郝锦岐把业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和创作对联。他把古代诗词楹联中的组词、句子,一个一个抄到笔记本上,不断地对比、揣摩,从模仿到灵活运用,再到后来的自由创作,郝锦岐就用这种“笨”方法,一点点磨出了创作诗词楹联的功夫。直到现在,他的书柜里还放着曾经抄写的10多个笔记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郝锦岐创作的楹联作品获得了全国各地许多征文活动奖项。1989年,他参加了山东临清面向全国发出的征联比赛,并获得了三等奖,作品被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1990年,他参加了北京市举办的一个全国征联活动,获得优秀奖;1994年,他参加河北省举办的一个征联比赛,获得一等奖……
“河北省的那次奖项,颁奖在石家庄博物馆举行,时任河北省政协主席李文珊给我颁的奖,他也是武安人,他跟我握手表示祝贺,并鼓励我继续创作,为家乡争光。”回忆当初,郝锦岐历历在目。李文珊的话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创作的动力更足了。
在武安市诗词楹联协会成立之前,郝锦岐总是乘坐客车到邯郸,参加邯郸市诗词楹联协会举办的活动,与文友共同交流学习。他先后成为邯郸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河北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等。至今已创作了100多首诗、200多幅对联,其中50多幅作品获得奖项。6年前,他的部分作品被收集在《韵斋笔记》一书中,由武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为其辑印成册。
两年前,由老友杨新民提供场地,郝锦岐作为主讲老师,他们共同办了一个诗词楹联学习班。学习班是纯公益性的,不收取任何费用。“我们只想为那些想学习诗词楹联的人提供一个平台,满足大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让武安的诗词楹联爱好者有一个交流分享的场所。”郝锦岐说道。两年多来,无论寒暑,每个周六下午,他都会准时参加活动。
一生钟情诗词楹联,郝锦岐把爱好做到了极致。
(新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