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烛、金榜题名,都是人间幸事。遇到这些喜事,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喝酒庆祝一番皆在情理之内。可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村民的腰包也都鼓了起来,家里办个红白喜事恨不得把街坊邻居、亲朋好友全叫来,动辄摆个几十桌,好酒好菜一顿招待,一场下来,花费几万、十几万甚至更多。讲排场、比阔气、慕虚荣,这些坏风气人人讨厌却又不得不接受。天价彩礼让人“娶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让人“还不起”,撑面子大摆酒席让人“受不起”,这些不良风气已经成为了群众的“心病”,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让大家避无可避。
“现在办个红白事,菜肴数量越来越多,烟酒越来越贵,礼金越来越高,条件好的就不说了,那些经济收入一般的家庭,一场酒席办下来,主家不仅累了身体,还得欠下不少外债……”磁山二街纪委书记霍保英讲述着坏风气给村民们带来的影响。为了彻底改变坏风气,磁山二街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里谁家办红白喜事,一律简单操办,也是从那时候起,磁山二街红白理事会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移风易俗、文明节俭的典范。
结合本村实际,磁山二街“两委”班子召开了由班子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等参加的专门会议,成立了由村党委书记任理事长,村委成员、村民小组长以及村里有威望的老人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并讨论制定了红白理事会章程。据了解,该章程总共10条,对村里的红白喜事统一了程序、标准。儿子婚礼宴请不能超过2天,孩子做满月只允许1天,结婚用车不超过6辆,烟不能超过10元……一项项规定的出台,遏制住了大吃大喝,大操大办的陋习,村民们真正地尝到了甜头。
新房好建,新风难育。章程虽好,可刚开始实施起来的时候却不那么容易。许多村民不理解,更不愿意按章程办,特别是在婚事上,大家都认为结婚是孩子们一辈子的大事,办得红火点、热闹点、铺张点没什么。为了让大家接受,磁山二街红白理事会成员一方面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另一方面,谁家有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成员都要到当事人家里登门造访,摆事实、讲道理,算经济账,一直到说服为止。
“现在家里婚丧嫁娶,再也不用撑面子大摆酒席了,只要跟村里红白理事会说一声,就会有‘专人’帮忙计划把关,啥也不用操心!”说到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磁山二街村民张海江颇有感触地说到。自成立红白理事会以来,村里除了免费为大家提供统一的场所之外,就连办事需要的厨师、摄影师,甚至是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全都由村里提供,办事的人只需购买必备食材就行。
除了制止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歪风邪气外,村里的困难户办理丧事的,可以享受到1000—2000元不等的补助。孤寡老人去世的,磁山二街的红白理事会会帮忙料理后事。2017年,80多岁的老人孔庆德早晨起床出门遛弯,突发心脏病去世。老人一辈子无儿无女,无人料理后事。得知情况后,红白理事会成员全员出动,村党委书记带着大家帮老人搭灵堂、找墓地、抬棺材、送殡,最终让老人入土为安。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磁山二街的红白理事会成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了正能量,树立了新风尚。
在红白理事会的带动下,磁山二街村民们的传统思想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喜事新办、丧事俭办、厚养薄葬的思想已经根植于每个村民的心中。如今的磁山二街,不仅村子的环境美,村民的生活更是越来越美,一幅“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的乡土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来源:新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