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您来到邯郸之窗! 
资讯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财经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邯郸魏县“三个结合”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来源:河北新闻网编辑:保存2019-08-26 08:50:52
分享:

  劲头不松 力度不减 持续发展

  ——魏县“三个结合”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河北绿珍食用菌有限公司工人在查看银耳生长情况。魏县把食用菌作为特色扶贫产业之一,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群众稳定增收。(河北日报资料片) 通讯员王洪超摄

  人口超百万,贫困村、贫困人口数量均居全省前列,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面对这场硬仗,魏县下足“绣花”功,啃下“硬骨头”,去年9月摘掉戴了30多年的贫困县帽子。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后,魏县坚持劲头不松、力度不减,巩固提升脱贫质量,推动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产业+就业,夯实稳定脱贫基础

  “去年冬天栽的苗,3年后就能挂果了。”7月2日,望着长势喜人的梨树苗,魏县沙口集乡北辛庄村村民刘瑞兵,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

  “密植梨每亩能种160多棵,效益是传统鸭梨的三四倍,保底收入1万多元。”由于密植梨植株还小,今年刘瑞兵套种了红薯,每亩红薯能收入2000多元。

  “依托龙头企业,基地实行种植、管理、采收、品牌、销售五统一,确保群众收益。”沙口集乡党委书记李彦琛说,密植梨产业基地面积570亩,其中285亩属于企业,另外的属于村集体,每个建档立卡户可认种1亩。农户果品销售利润的10%作为企业技术培训、销售等服务费用,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

  鸭梨是魏县脱贫支柱产业之一。为提升梨产业发展质量,去年魏县引进密植梨优良品种,县财政整合资金,对从事密植梨种植的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给予树苗、土地流转等补贴。目前,已发展密植梨扶贫产业基地43家、面积9576亩,其中合作社(大户)种植面积3796亩,建档立卡户自种5780亩,计划3年发展3万亩。

  产业是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基础。摘帽之后,魏县巩固提升密植梨、食用菌等扶贫产业,新建扶贫产业园区22家,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村级组织+建档立卡户”长效带贫机制,带动8600多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魏县县委书记卢健介绍,除把贫困户嵌入扶贫产业外,他们还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建立“扶贫微工厂”,鼓励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吸引留守妇女等家门口就业。

  走进魏县连枣林村“扶贫微工厂”,8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70多名妇女正在缝制书包。“订单排到了两个月之后,每年生产箱包30万件。”王俊波曾在白沟打工6年,去年返乡创业。他说,每吸纳一户贫困户政府补贴1000元,采购设备、人员培训还有补贴,大大降低了创业门槛。目前工厂用工72人,其中贫困户23人,平均月工资2300元。

  截至目前,魏县共建立“扶贫微工厂”156家,带动1万余人就业,其中贫困户2600余人,人均年增收1.8万元。

  网格化管理+精准防贫,源头控制贫困增量

  66岁的裴双娥是魏县德政镇大寨村村民,去年底,她因糖尿病并发症住院治疗花去近7万元。除去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报销外,个人自付费用仍有1.3万多元,让刚脱贫的家庭濒临返贫。

  按照分包网格,村干部王智帮助裴双娥申请了防贫救助。不到一个月,一笔5827.61元的防贫救助金转到裴双娥的银行卡。经过防贫救助,裴双娥治病自付费用不足7200元。

  大寨村有509户、2810人,全村被划分为7个网格,村“两委”干部7人每人分包一个网格。但如何保证村干部真入户、帮助村民脱贫?

  “除记录台账外,我们对包联干部按月检查、按季度评比,评比结果与干部补贴挂钩,作为年度考核依据。”村党支部书记王慧说,为鼓励干部主动帮群众解难题,他们还实行了积分奖励。

  去年底,魏县建立“县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三级网格化服务机制,通过防贫月排查,督促县乡村干部到分包网格走访,重点核查分包户是否存在因病、因学等致贫返贫风险;危房改造、临时救助等政策是否落实等。对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等问题,乡、村能解决的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逐级上报、协调交办、跟踪落实。全县共建立乡镇网格22个、村级网格561个、片级网格3028个,覆盖所有村、户,三级干部每月对分包网格内的农户走访一遍。

  针对疾病、就学等致贫返贫因素,魏县开出精准防贫“药方”。“消除存量的同时,从源头控制贫困增量,才能巩固提升脱贫质量。”魏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主任陈瑞学说,通过设立防贫保险,对非高标准脱贫户和非贫低收入户“两非”人群及时救助。

  精准防贫实行“1234”机制。

  创设一项保险。县财政拿出400万元作为防贫保险金,按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县10%左右的农村人口购买保险,谁有困难谁受益。

  划定两条界线。一条是依据教育、人社等部门对农村人口就医、就学等大数据分析,分类评定防贫监测线,将花费超过这条线的“两非”户纳入防贫重点对象。另一条是防贫保障线,将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国家现行农村扶贫标准1.5倍的户纳入防贫范围,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发放补偿金。

  瞄准因病、因学、因灾三大重点,每类防贫对象在救助上划分不同区间给予救助。

  县、乡镇、村和保险公司四方联动,按照信息收集、调查核实、评议公示、审批备案、资金发放“五步工作法”,确保救助金及时到户。

  入户走访与大数据监测双管齐下,确保防贫对象救助全覆盖。去年以来,魏县救助防贫对象863户,发放防贫保险金986万元,未出现一例新增致贫返贫对象。

  贫困村+非贫困村,推动均衡协调发展

  魏城镇王横村曾是西红柿种植专业村,最多时蔬菜大棚达230多座。但由于近几年道路坑洼不平,客商不能上门收购,村民卖菜只能骑三轮车到十几公里外的县城蔬菜批发市场,运输不便导致蔬菜大棚越种越少。

  今年5月,一条长6.9公里、宽5米的柏油路,将王横村与义井村等6个村庄串连起来并直通省道。嗅到蔬菜产业复兴商机的该村村民胡保军,前不久流转了10亩地,准备扩建大棚。

  魏县交通运输局项目办主任张书永介绍,2016年至2018年,全县新建道路项目主要集中在贫困村,经过3年攻坚,贫困村道路设施基本完善,但非贫困村还存在许多断头路、损毁路,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今后两年,魏县重点实施农村公路“569工程”:修建5条旅游观光路、6条产业致富路、9条畅乡通村路,每条道路都连接主干线,所有乡镇半小时直达县城,所有村10分钟至乡镇驻地。今年计划投资1.6亿元完成8条道路,惠及152个村,其中贫困村20个,非贫困村119个,连体村13个。

  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产业布局上,魏县同样坚持均衡协调发展。去年起步的密植梨产业43个基地中,27个设在非贫困村,占比62%。

  “2016年至2018年,扶贫政策、项目重点向贫困村倾斜,集中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现在非贫困村还存在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等问题,成为新短板。”卢健表示,摘帽只是脱贫攻坚的阶段性胜利,必须克服松松劲、歇歇脚的思想,持续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努力推动乡村振兴。(记者刘剑英)

相关文章
关闭
关闭
资讯 视频 文化 科技 体育 娱乐 旅游 原创 财经 美食 分类 人才招聘 汽车 建材家居 房产 返回首页 视频

地址:邯郸市水院北路甲23号 客服热线:400-707-4888
邯郸之窗  www.hdzc.net  版权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在线交流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010-8261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