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记者马书平)日前,河北魏县东代固镇后闫庄村一名16岁中学生小强(化名)因厌学独自一人出走到内蒙古,急得家长团团转。县、镇、村干部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介入,帮助找回了孩子,并通过心理疏导,劝其顺利返校读书。
“听说孩子的事儿,干部们忙前忙后,不仅帮忙找回了孩子,还帮着做通了孩子的思想工作,使得孩子能返校上学。要不是各级领导干部关心和帮助,俺真不知道咋办。”在北京做生意赶回来的小强父母激动地说。
“小强的成功找回及顺利返校,正是得益于县、乡(镇)、村三级网格化机制的有效利用。”魏县县委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县着眼于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网格化工作机制,构建了“县领导包乡(镇)、乡(镇)干部包村(片)、村干部包户(人)”的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网格化”责任体系,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帮助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难点问题。该县东代固镇后闫庄村支部书记陈海岭说,村级基层组织是党组织的“神经末梢”,直接与群众面对面打交道,必须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决不能在“最后一公里”出现“肠梗阻”。
据了解,根据魏县“县乡(镇)村三级网格化责任管理”有关规定,每名县领导每个月至少到分包乡(镇)走访一次,一年内把分包乡(镇)所有村走访一遍,每个村走访不少于3户;乡(镇)干部对分包村每个月走访一遍,每个村每次走访不少于5户;所有村“两委”干部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对全村所有农户进行分包联系,对所分包户每个月走访一遍。
该县通过实施网格化联系服务机制,使干部变“坐班”为“走访”,及时了解群众所需所盼,解决民生实事和热难点问题,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搭好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民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