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行山城涉县
有13个“中国传统村落”
那里古韵悠悠
历经岁月却依旧美好如初
那里遗世独立
深藏闺中却始终温暖简单
“五一”即将到来
到传统村落去探访历史的遗迹
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固新镇固新村
古槐村中立,漳水绕村流。在距离涉县城大约12公里的地方,这里花繁柳茂,绿树成荫,西有垭豁山、火焰山环绕,东以马鞍山为屏,清漳水环抱村庄,是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北国水乡。这就是固新镇固新村。2012年12月,固新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固新古槐,根围20米,胸围15.4米,高20米。2003年5月,国家林业局出版了《中国树木奇观》一书,将固新村大槐树列入槐树科“泰斗”的首位,从而固新大槐树便成为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槐”了。
固新村中的古代建筑颇多,较有代表性的建筑有东西南北四道券门、洞阳观、古槐、朝阳洞、南山寺等。有传承的历史文化则有“小落子”、“动驾”、固新高台、踩跷、庙会等,抗战时期的“抗大六分校”也曾驻扎固新,给这个古老的村落增加了更多的历史文化元素。
偏城镇偏城村
偏城,太行山下的一座古村落,原名偏城坞,俗称刘家寨。建于路边一处居高临下的土冈之上,是一座集古代民居、宗祠、官衙、防御工事等于一体的古代城堡式建筑。北门是偏城的正门,城门上刻有“偏城”二字,落款“崇祯十年立”。2012年12月,偏城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中刘家寨,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00米,寨墙周长约471米,现存四街八巷、三十一处宅院、八百余间房屋。寨内的进士府、骑尉府、解元府、将军第、进士第、拔贡院、举人院、明楼院、圆门院、石柱院、祠堂院等或高大威严、或雄伟奇绝。作家王克楠说:“进得偏城刘家寨,心神跨越时空,800年风霜扑面而来,仿佛有古乐演奏,高低错落,铿锵有声。”
河南店镇赤岸村
漳河潺潺,蜿蜒太行,成为涉县的母亲河。在涉县县城西北约5公里处,清漳河的南岸,坐落着一个静谧的小村庄。村西高处有一道红土岭,故名赤岸。抗战时期,在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率领下,八路军129师司令部在村里驻扎长达六年之久。在赤岸村的中心广场上,绿柳掩映下是一组名为“刘邓和战友们”的雕像,将革命先辈们的形象和丰功伟绩都留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2012年12月,赤岸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赤岸村始建年代无考,始有张姓在此居住。村内有500多年的古槐两棵,有建于明代的龙王庙、关帝庙,有建于明末清初的张家大院、李家大院等独具太行山特色的四合院,古碑、古庙、古树、古建无不彰显着村庄历史的久远。村中第十生产队队房原为观音庙,现存有的香亭石刻上刻有:“东渡街四海朝音”“大明正德十五年九月十九日建”,据此考究,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就有赤岸村之称。
关防乡宋家村
宋家村因多为宋姓而得名,据该村三教堂明代万历年古石碑记载,宋家村建村已有600余年,先祖宋马于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立村,因村内两棵古槐高大茂密,因称槐树村,后因村内皆姓宋,遂更名为宋家村,且保持至今。2012年12月,宋家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村庄保存下来的古建筑主要有民居建筑、历史胡同、庙宇、祠堂等,石房子、石院落、石街道、石碾子。村中最有名气的建筑当属举人府,最古老的建筑为老庄。该村还拥有形态完整、传统风貌连续的历史街巷10条,总长850多米,分别是当中胡同、灯棚胡同、街口胡同、大街门胡同、佛爷殿胡同、西院胡同、前桥街胡同、戏楼胡同、街口胡同、东坡胡同。村内还有众多庙宇,有佛爷殿、关爷庙、龙王庙、送子观音庙、山神庙、土地庙、送子奶奶庙等,庙内碑刻较多,有《三教堂(佛爷殿)碑记》、《观音庙碑记》、《空殿碑记》、《龙王庙碑记》《重修玉皇庙三官庙碑记》。在所有庙宇中,尤以村庄北部的佛爷殿最负盛名,始建于明朝万历30年,碑刻记载了宋家村的建村历史,后经多次重修。
井店镇王金庄村
住在古香古色的石头房子里,每天骑着毛驴踏着石板街走向壮美的梯田里劳作,山高高,水清清,生活在王金庄村的村民们悠然自在。王金庄村位于太行深山区涉县井店镇,虽藏于深山,却名扬天下。2012年12月,王金庄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王金庄民居建筑为典型的石建民俗民居,其特点是依山就势、就地取材,走进村子就是走进了石的世界。石街石道、石房石墙、石桌石凳、石碾石磨、石桥石栏,形成天然的石头博物馆。
梯田是王金庄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命根子,1990年,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专家称为“世界一大奇迹”“中国第二长城”。2014年被农业部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受地理环境限制,毛驴成为王金庄村重要的生产工具和交通运输工具。居民家家户户养驴,毛驴也是每个家庭中的一员。
关防乡岭底村
在太行山南端余脉静谧山谷中,有一个千年的的古老村落——关防乡岭底村。据商道古碑记载:东汉末年形成涉县至磁县古道,途经岭底、关防至西达与涉林古道相接,达涉县城。由此可断定,东汉时岭底村即存在。明洪武年间由于中原人口锐减,明政府颁诏迁山西民于中原,正式设立岭底行政村。《涉县志》记载,村庄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原属河南彰德府管辖,清末民初归为河北涉县管辖,因为位处凤凰岭山脚而得名。2014年岭底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岭底村地势东高西低,村庄房屋多位于山间谷地,村庄内许多古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石头院落依坡就势,参差错落,古色古香,构建了古村的基础风貌。受地形限制,岭底村河道呈平缓的“V”字型,自东向西流过村庄。村庄沿河道两岸呈带状延伸,村庄主路也与河道平行,形成村庄近似三角形的总体格局。目前保存较好的有赵家大院、李家大院和郝家大院。以河为界,赵家大院和李家大院分居于河的南北两侧,位于河北的郝家大院在村庄西北部,与赵家大院和李家大院遥望,三个大院互成犄角之势,形成以三大院为中心的三角形村落形态。岭底村历史遗迹众多, 存有古券、古桥、古池、古井、古商道等。
更乐镇大洼村
太行山里凤凰窝,石头王国大洼村。大洼村隶属涉县更乐镇,位于县城东北20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河,因北侧青阳山与东西两峰相连,如同展翅欲飞的凤凰,古称凤凰窝,又名“大窝村”,上世纪70年代后期才改称“大洼村”。2016年大洼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传说,宋金时,就开始有猎户在这里开山造堡。明朝嘉靖年间,有一户张姓人隐居于此,并在这里繁衍后代,此后,这个村子,再也没有过外姓来此定居,根据老案(家谱)记载,已经传了28代,是典型的家族式村落,戏称“一洼不容二鸟”。
大洼村村庄房屋依山就势建于山坡上,古建筑保存完整,石头四合院,院叠院,院搭院,参差错落。石头为主构建了立体交叉的原生态古村落风貌。石房子,石桥,石碾,石磨,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固新镇原曲村
背靠大山面朝河,涉县原曲古韵悠。原曲村位居涉县城东南12公里处,明朝重庆公主驸马府就建造于此。驸马府在原曲共有两处,分首建和再建,分别座落于村西老君堂山脚下小碾巷口和村北头马寅庙外上滩巷内。更值得骄傲的是村北清泉寺。始建于汉代,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涉县“古八景之一”。2016年原曲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驸马府在原曲村驸马府共建有两处,分首建和再建,坐落于村西老君堂脚下小碾巷口和村北头马寅庙外上滩巷内。首建的驸马府在小碾巷口。整个府院建于高台之上,东、南两面临街,以示无以伦比的高贵。府院为“三脊两院”。再建驸马府位于村子的第一道大门玉皇券和第二道大门真武阁之间,府院为“三脊两院四甩袖”。除了驸马府,原曲村还保留着150余处明清时期的老宅和五道古券。
“青头卧云百丈高,历代名寺分外娇,康熙、慈禧有石刻,道陵、羲之留墨宝。”这就是清泉寺的名气所在。因清泉寺地理独特,环境优雅,风景宜人,且寺内名人题咏、骚人题诗、对联匾额、龟石龙碑幸存至今,堪为珍宝,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辽城乡岩上村
岩上村地处太行山南端余脉,涉县西北部,为山地地貌区,境内以高山、山地为主,地势两边高中间低,海拨在900-1200米之间,平均海拨1050米,地势北高南低,村庄房屋多位于崖下山地建筑,境内古树参天。山上植被保存完美,绿色环绕,四季明显,景色怡人,是夏季良好的避暑胜地。据《涉县地名志》记载,清末郝姓由本县郝家迁来,杨姓从本县更乐迁来。原来在岩上边建房立村,后因交通不便迁至岩下,但村名未变。2016年岩上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岩上村的院落或依岩洞、或靠山体而建,多以品字形院落结构为主,本地特色浓郁,独具一格,冬暖夏凉,朴实无华。形成了灵活多样而又统一的山区简朴岩居的建筑风格。历代居民依附于岩居房、石桥、石窖、石井等简单建筑生存至今,具有深厚的原始村落历史文化价值。
鹿头乡东鹿头村
东鹿头村地处符山西南麓清漳河流域,鹿溪从村东流过,为一山环水绕的小盆地。著名的江家大院就坐落在村中央,江家于清朝嘉庆年间由更乐迁来,有“偏城刘,羊角侯,比不上鹿头江家头”之谚。2016年东鹿头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东鹿头村院落有四合院和三门三进两种格局,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中三门三进的建筑布局最具特色,江家大院均为这种院落格局,并且院落与院落之间互相连通。房屋对艺术造型普遍很重视,均能根据使用要求,平面形式及用料情况分别加以处理。一般都用了高度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民间传统,使体量均衡,虚实对比,造型活泼,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细部装饰大都集中在、大门门楼、墙顶、檐口及门窗上,花样繁多,无不赏心悦目。此外,东鹿头村的古券、古桥、古池、古井、古商道等历史环境要素众多,大多为清朝年间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井店镇禅房村
“林銮曲径通幽处,梯陇禅房花木深”。禅房村位于涉县井店镇王金庄片区,是深藏于太行山深处一个古老的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村内有青阳山奶奶庙、关帝庙、观音庙、龙王庙、五圣祠、狐爷洞等历史建筑,石头民居、石板路、梯田、石埢、地庵等也别俱一格,建筑一直遵循着明清始建时期的风格,令人充满对历史的回味与遐想。2018年禅房村被建设部公示拟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在村中央有一座观音庙,庙前有一香亭,亭中央立一石幢,幢四面刻有文字,配于云纹,图案精美。石幢南面记曰:河南彰德府磁州涉县龙山社第四里八甲村居民社翁赵仁信置买山庄记:“自古禅房古佛堂,洪武年间置山庄。东至东岭为边界,西至排牙山共岗;南至大东峧北岭,北至洃水盘道山;观音救苦为八难,建立香亭万古传。万历贰年(1574年)九月初七日吉旦。礼书。”据此,可以确定禅房村建于明洪武年间。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禅房村民世世代代与石头作伴,就地取材,用石头做墙基、立柱础、垒石墙、筑水窖、铺石路。禅房村的房屋建在高高的石堰上,一层一层的递延而上。村内街巷高低俯仰、纵横交错,保留了完整的太行山深山区古民居村落风貌。走在禅房村窄窄的街巷中,随处可见石埢、石堰、石头房、石磨、石碾、石槽。
关防乡后岩村
关防乡后岩村是千年古村。古民居建筑群大多建于民国时期,也有不少明清时期的历史建筑。民居以四合院式的单体院落为主,也有较为复杂的复式院落,建筑风格独具特色,石头房子、青砖盖瓦,门窗影壁雕刻精美,街道用石头铺成,并保留了许多砖雕、石雕。
村后云台山上有一处泉水,常年不干,叫马拉岩。相传刘秀被王莽追杀至此,人困马乏,饥渴难忍,突然拴马的岩石被战马从山体中拉了下来,涌出的一股清泉救了刘秀。
该村习武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代康熙年间,至今还保留着每年春节、正月十五等重大节日进行武术表演的传统。
更乐镇南漫驼村
南漫驼村位于涉县更乐镇东部山区,全村总面积4731亩,其中山场面积3870亩,耕地面积361亩,村建筑面积500亩。南漫驼四面环山,如同秀屏围起了一个秀美庄园,梯田从山顶一层层跌落下来,春来种谷栽豆,秋到披红挂绿,蔚为壮观,煞是好看。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让小村充满了今古传奇。石头房屋农耕风貌,秦砖汉瓦、明梁清栋,彰显着小村岁月悠悠。
全村住宅院160处,其中原生态石头房屋住宅93处,是立村建造,达58%。民居附属建筑还有石碾20盘,石磨5盘,石槽15个,老石窑50条,古门楼50个,门前上马石一对(武秀才门前)。村内的三教堂建筑群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十一年,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包括大殿、券门、土地庙、狐仙洞、奶奶庙、寺院、玉皇顶等。大殿属于古建筑,是县级保护点。券门是石头挤石头儿垒砌的。
乡村记忆,朴素自然
独具匠心,感怀万千
与其小长假去人挤人
不如来一场传统村落游
一起感受“原汁原味”的涉县!
说!走!就!走!
图/文:何晓芳 王月红 冯晓广
(涉县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