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范雅楠
2011年夏天,24岁的范雅楠大学毕业后,通过河北省村官选聘考试,来到西街村担任村书记助理。范雅楠了解到,该村文化底蕴深厚,本土舞蹈“撵花”是全县小有名气的民俗活动,距今已有240多年历史。2006年,“西街撵花”列入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面临的尴尬是,村里的老艺人相继老去,而青年人又不愿意学。如果再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非遗文化将面临失传。
如何激活本土文化资源,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范雅楠走家串户,动员村里的青壮年加入传承“撵花”技艺的队伍。她还与村“两委”商量,开办“撵花”表演系列培训班,邀请省市专家对村民们进行指导,定期组织骨干学员去外地观摩各种民俗舞蹈技艺。
为了提升“撵花”表演效果,范雅楠在保留“撵花”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加入了一些现代元素,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审美需求,使“撵花”真正获得市场认可和商业变现。范雅楠还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不定期发布“撵花”表演系列节目,扩大影响力。
随着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如今“西街撵花”正以其热闹喜庆的乡土风格成为西街村的特色名片,西街“撵花”演出队接到的演出邀请纷至沓来,大大提振了村里人做大做强民俗产业的信心。“学习撵花表演,不仅可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还可以实实在在增加收入。我们每人每天都可获得80元的演出费。”撵花表演者陈帅军高兴地说道。
图文 | 赵金科
来源:云端临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