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古代,
因为交通,信息的限制,
这确实是一件两难之事。
那么今天呢?
在这样一个身隔千万里
也可面对面交流的
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
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看!
肥乡常耳寨中学的两位教师,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真谛!
尽孝心安,尽职快乐
杨印婷
扎根肥乡
乡村30多年的一位普通女教师
2017年5月,
杨印婷的父亲突然摔倒,
瘫痪在床,需要人轮流照顾。
尽管亲人们理解她的工作,
尽量替她伺候父亲,
但是她深知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紧迫。
于是,
她白天在学校上课,
晚上回到50公里外的永年老家伺候父亲。
2018年9月10日,
年近九十岁的老母亲又意外骨折,
瘫痪在床。
母亲一辈子勤快爱干净,
从不愿意麻烦别人。
为了使习惯了照顾别人的母亲,
能静下心来愉快的接受治疗,
哄老人开心,成为护理母亲的重中之重。
她常常和母亲回忆抚养孙辈们的点点滴滴,
感慨岁月不易,
频频拨通在外地就业
和求学的小辈们的视频电话,
更和母亲一起憧憬以后幸福的日子,
想开心之事, 提老人精神气。
父母的小屋里时常弥漫着暖暖的亲情!
老太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苍天不负有心人,
九十岁的母亲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候,
在儿女的搀扶下又开始练习走路了。
当她把母亲的近况欣喜的告诉医生时,
在场的几个医生都说:
“你们姐妹的爱心让一个九十高龄的老人
创造了一个奇迹。”
老太太和女儿说:“你们两个扶着我,我要站着照个相”
“照顾老的是应该的嘛,
谁都有老的时候,
我这样做也是为女儿树立个好的榜样。
等我们老了,
她也会这样照顾我们。”
杨印婷尽职尽责,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孝老爱亲的精神。
采访中,杨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
我并没有做什么,
这些年姐妹、哥嫂做的比我多,
大家都在做!
“我有七个孩子,都特别孝顺”
父母多年病痛,
在此期间,杨印婷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
从未落下一节课。
2017年常耳寨中学中考成绩全区第二,
她所教的两个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
更有三个孩子取得了
数学单科全区前十的好成绩。
“尽孝心安,尽职快乐。
做为儿女悉心照顾父母更是人之常情;
做为老师尽职尽责教育学生是本分。”
杨老师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孝感乡邻,忠于教坛
冯红霞
一个自幼生长在虽不富裕
却温馨和睦的肥乡家庭里
但意外总是悄无声息的来临,
2002年2月25日早晨,
47岁的父亲听力几近丧失。
恐惧感向她袭来,
哥哥远在外地,不能陪伴左右,
她和叔叔带父亲到医院求治,
医生的一句“花一块扔一块,花一万扔一万”
如同当头一棒。
原本性格开朗的父亲变得烦躁易怒。
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她慢速大声和父亲说话,
在公共场所,用笔纸和父亲说话,
看着父亲既抑郁又疼爱的眼神,
她心如刀绞。
她和哥哥没有给父亲放弃治疗,
陪父亲先后到北京等地进行检查治疗,
但效果总不理想。
也许是父亲接受了听力下降的现实,
也许是亲人无限的关怀,
父亲逐渐有了往日的笑容,开朗了起来,
不再易怒。
冯老师的父母种有四亩苹果树,
冬天父亲剪枝,她和母亲往外拉枝;
春天施肥旋耕,疏花疏果,
她伛偻着身子穿梭其间;
夏天喷施农药套上果袋;
她在树枝上攀爬劳作;
秋天果实成熟的时候,
她把用力把成框的苹果搬出果园,
和父亲一人一个摊位,静享岁月美好。
父亲生病后,
她担心耳聋的父亲路途的危险,交易时为难,
不让父亲来回奔波。
每逢节假日,乡镇的集市上,
总能看到她卖苹果的瘦弱身影。
有时为了赶快把苹果销掉,
她还会到村里走街串巷叫卖苹果,
让父母安心的心理,
总能战胜叫卖时的害羞心理。
同事口中的冯老师,
工作认真,为人亲切,实诚,有担当......
她所任科目在年级名列前茅,
2014年她被评为“肥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教学质量先进个人”;
2015年被评为“肥乡优秀教师”。
谁言自古忠孝两难全?
且看红霞老师,
忠于教坛,孝感乡邻!
在常耳寨中学有许多这样的老师,他们在家尽善尽孝,在岗尽职尽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学校“立德,树人”的精神文化。学校注重把现代文化和传统经典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孝亲尊师的文化氛围。
用心!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
就是不简单;
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
就是不平凡。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
致敬
最美的你们!
■图文编:陶枭焱
(微观肥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