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了解,每逢节假日,磁县讲武城镇“代理妈妈”陈玉文的“爱心小屋”里,都有几十个孩子汇聚于此,组成一个幼儿园般的家庭。这些孩子的父母或远走他乡打工,或离异,平日只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看。在“爱心小屋”陈玉文妈妈这里,他们欢聚一堂,嬉戏玩耍,驱走父母不在身边的孤单寂寞。
陈玉文今年50岁,是磁县一名普通教师。她表示,自己这样做,是受父母的影响。
陈玉文的父亲陈有田和母亲申玉梅,都是当地有名的“大好人”。“还是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日子里,父母看到身处困境的人,都会伸出援手。”陈玉文说,有一次,父亲看到水井边有一名男子因家庭怄气要跳井自杀,便及时劝阻安慰,并请他到家里免费吃住、不断劝解,终于帮他解开了心结。
1996年夏天,有人送来一个蓬头垢面的9岁男孩明明。孩子的父母离异后,母亲出走,父亲偏瘫,不时打骂孩子。
陈有田夫妇就把明明接到家里管吃住、管上学,这一住就是10多年。陈有田有种果树的手艺,在村边建了一处果园,种植苹果、樱桃、葡萄等果木。后来,陈有田手把手地教明明嫁接果树,让他掌握一门技能。明明长大成人后出门闯荡、成功创业,他感谢“再生父母”陈有田、申玉梅,逢年过节不忘回家看望二老。
不止于此,陈有田夫妇还帮助了多名因家庭变故或贫困投靠而来的孩子,他们在这温情的大家庭中一住就是多年,直到成年后娶妻生子才离开。
2000年以后,和全国许多农村一样,当地农村成年夫妇外出打工者日增,留守和离异家庭孩子随之增多。申玉梅就让这些孩子到自家果园里玩耍,提供免费吃住。后来,又在果园里建起河北首家“家庭暴力避救站”,先后为10多名妇女和儿童提供保护,尽最大努力为她们提供就业机会和生活保障。
回忆这一切,接过爱心“接力棒”的陈玉文表示:“是父母给我们留下了助人为乐、常怀感恩之心的好家风。”2009年,陈玉文成为磁县妇联为留守儿童招募的“爱心代理妈妈”,在自己的家里为留守、离异家庭儿童建起了温馨的“爱心小屋”。
这些年,陈玉文先后荣获“河北省优秀代理妈妈”、邯郸市道德模范、感动邯郸教育十大人物等荣誉。她的儿子和侄女、外甥耳濡目染,也经常来到“爱心小屋”搭手帮忙,给孩子们辅导功课,陪伴玩耍,赠送书籍和衣物……
“爱心小屋”的爱心故事,在一家三代中暖暖延续。